首页

原味美足论坛

时间:2025-05-24 20:56:49 作者:龙舟竞渡迎端午 第十八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精彩上演 浏览量:55211

  少年长大了,热爱依旧。

  _______________

  如果说在20年前的韩寒小说中,“特立独行”是一个鲜明主题,那么在今年春节档,韩寒编剧并导演的影片《飞驰人生2》中,“团队”则是一个关键词。

  《飞驰人生2》延续第一部的故事,讲述驾校教练张驰携潜力新人车手厉小海,出征最后一届巴音布鲁克拉力赛的故事。在电影第一部中,张驰有团队,但最后是独自上场的;在第二部中,领航员重新坐到了他的身边,虽然他不是冠军,但他的车队赢了。

  对此,韩寒表示,无论赛车还是电影,这些都是有好的团队才能完成的事情。“我和团队在开剧本会的时候,就希望张驰车队的团魂可以燃起来,这也不算是转变,更像创作者的自然感悟变化。”韩寒说,“对于一个职业运动员来说,越往下走,可能越会感受到个人英雄主义之外的团队力量,以及来自身边朋友的帮助与鼓励。”

  “我的职业赛车生涯就是团队合作的经历,车手是其中重要的落地一环。电影我也是和主创们合作。既然在生活中,我们就深深感受到这种和专业人一起做专业事的快乐,何不在电影里让观众们一起众乐乐?”韩寒说。

  5年过去了,沈腾饰演的张驰,遇到的现实依旧骨感,甚至比第一部还有过之。论名声,一搜“张驰”的名字,出来的都是“巴音布鲁克之耻”“黑心驾校教练”之类的评论;谈资金,参赛所需的600万元被车厂厂长砍到400万元——还只兑现一半;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,原本想靠驾校再多挣点课时费,却收到驾校提前拆迁的通知……

  时隔5年,无论角色还是演员,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。第一部的张驰非常坚定地热爱赛车,而第二部的他更接近一个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。

  “第一部的结尾,张驰冲出赛道,没有通过收车台的车检,成绩不作数,甚至因此蒙受冤屈。所以这一次,他其实有过动摇,觉得可以摆个烂,当他真正坐上赛车,却发现自己内心的火苗没有熄灭过。”韩寒说。

  心中的“死灰复燃”并不会突然发生,影片花了大量篇幅讲述张驰的妥协与“躺平”。但韩寒觉得,“躺平”的人其实心里想得很明白,“有的人虽然看上去是‘躺平’的状态,但他可能在韬光养晦,可能在休养生息,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。他也明白,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,他会紧紧抓住人生难得的机会”。

  韩寒回忆,全片最难拍的一场戏其实并非赛车,而是张驰在开车翻车后,倒挂在车内流泪的戏。“我相信很多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在没有人的角落,需要这样一个情绪的宣泄。这场戏不好拍,因为演员倒挂在车里是很难支撑太长时间的,安全带一松,人就会倒栽下来,而且人是歪的,得拿威亚把人绑住。这场戏拍了好几个通宵,但我觉得值得。”

  即将抵达终点的那一刻,张驰在赛道上“看到”了5年前的自己,最终与那辆赛车幻影“合二为一”。“这样的设计是告别与鼓励。”韩寒说,“我也经历了非常难忘的5年,有时候会想,如果遇到5年前的自己,会说些什么;但又觉得,可能什么也不用多说,只需要对那时候仍然坚持的自己有一个肯定就足够了”。

  有观众说,看了两部《飞驰人生》才知道巴音布鲁克拉力赛是虚构的,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海拔4000米的“魔鬼赛道”。电影采用实拍结合特效的方式来呈现这场比赛,韩寒介绍,《飞驰人生2》的整体特效量非常大,巴音布鲁克赛道不仅紧挨悬崖、弯道无数,还有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极端天气变化。张驰带着自己的“散装”车队出征,就遇到了冰雹风雪,仅这一场戏的特效,就花费了四五个月时间,营造出真实的环境效果。

  而另一个震撼场面——两辆赛车的对撞试验,则是完全实拍,也是在国内大银幕上首次呈现。两辆车均采用赛用发动机、赛用避震等专业部件,并以120迈的相对速度正面“硬刚”,确保在高速无人机的拍摄下,观众能够看清对撞瞬间零件四散飞溅的视觉奇观。和片中主人公一样“捉襟见肘”,剧组只备了两台车用于对撞,没有机会再撞第二次。“撞成什么样就什么样,只能拍一条。”韩寒说。

  “在巴音布鲁克比赛的部分,我们能看到赛车一个震撼人心的飞跃,这也是实拍的,不是特效。为了追求‘飞’的感觉,我们做了坡,修了路,计算车如何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飞得更高……我们必须投入这些制作的精力和成本,才能不辜负观众的眼睛。”韩寒说。

  80后、90后观众,也许还记得韩寒在2002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《像少年啦飞驰》,这是当年的畅销书。书中的主人公喜欢车,当时20岁的韩寒也已经喜欢上了赛车。“当年(这本书)写得很薄,为了赶时间出版,然后赚稿费去买配件、练车。当年很多朋友说喜欢这本书的时候,我其实有点愧疚,我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。”

  拍摄《飞驰人生》的时候,韩寒又想起了这本书,“的确没有想到,20多年后,‘飞驰’这两字再次成为了作品的旋律音,只是我已不再少年了”。《飞驰人生2》的结尾配乐是张雨生的《我期待》,歌中唱道,“前前后后、迂迂回回地试探”;“昂首阔步,不留一丝遗憾”。

  在韩寒后来的导演、编剧生涯中,《后会无期》《乘风破浪》《四海》……所有作品都与“车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更不用说《飞驰人生》系列。

  少年长大了,热爱依旧。

 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:中国青年报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980多万亩水稻陆续成熟 机械化助力秋收

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新时代新征程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;强调要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、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。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,将全方位、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,产业智能化、融合化、绿色化加速,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。必须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加快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,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。

中国农村公路发展微视频《爱·路》 展现农村新面貌

总台记者 刘冰清:奥运健儿在出席多场活动中与澳门各界人士真情交流、亲切互动,分享他们的奥运故事,展现他们的体育风采。1日上午,奥运健儿与600多名澳门青少年运动员近距离交流互动,切磋技艺。包括马龙、全红婵在内的8名运动员分享了他们克服困难和伤病、坚持梦想以及为国争光的奋斗经历。他们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也感染了现场的青少年运动员。

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巴西之行 引领中巴勇做“破风者”和“逐浪者”

同时,中国发展创新药产业具备很多有利条件,比如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、临床研究资源丰富、审评审批制度基本与国际接轨等。此外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药的发展,创新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速度加快,进入医院的障碍也在逐步消除。

中国日报漫画:“中国威胁论”是个筐

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车站三联道岔连续梁浇筑完成

为积极帮助花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,吸引企业投资呈贡,呈贡区围绕“科研+交易+展示”的花卉产业链发展定位,做好花卉产业的延链、补链、强链工作,于2024年2月22日正式印发了“花十条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